2009年,如果用一句古诗来形容,或许是“轻舟已过万重山”。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给化妆品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波及面有限,东北重工业城市、沿海工业区的护肤品市场已然在下半年逐渐复苏。
国内的护肤品市场2009年仍然呈现出快速上扬的良好态势,然而,竞争与机遇并存,品牌战进一步加剧,各品牌修炼内功,升级整合,集团化多品牌阵营抱团发展,并不断寻求自身品牌独特的发展道路,拓展渠道,延伸市场,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2009,品牌进一步优化,成为2010护肤品市场“大战”之前的整合年。
升级整合 品牌优化
2009年是护肤品理性回归的一年,护肤企业加强审视内部管理,寻求自身品牌异于其他品牌的独特性发展道路,在升级与差异化中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化妆品市场实力营销时代已经到了,丸美在行业率先进行了广告、代言、渠道、促销、研发、培训、设计、会员、产品、信息品牌战略升级。”丸美控股集团总裁孙怀庆指出,在今年竞争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业内有实力的企业都进一步加大市场投入,放手做品牌,放量做市场。
CTR媒介智讯2009年1—10月统计数据显示,护肤品牌广告费用今年大都呈高速增长状态。而今年11月18日的央视广告招标会上,丸美以超过1亿元成功竞拍成为2010年CCTV-1全国护肤品标王;欧诗漫“亿+传播”计划总预算1.8亿元,其中,常规广告投入1.6亿元;敏泉的广告费用将比2009年翻两倍。广告的大幅增长同时表明了企业做大品牌的决心,同时,今年护肤品产品的升级以及集团化趋势也进一步加强。……各护肤品企业在稳固旗下主品牌的同时,对新品牌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形成集团下的。
升级与调整后的企业,在今年的市场销售中均取得了较大幅增长。奥洛菲销量较去年翻番,敏泉网点数量和单店销量均比去年提升60%。超市护肤品牌相较专卖店品牌增幅相对较小,平均增幅只有7%-15%,但丁家宜、妮维雅和旁氏在大部分超市仍然以30%的速度在增长。巨额广告、形象代言人的比拼、产品升级、集团化、创新的营销模式……不管是商场、超市还是专卖店品牌,在今年危与机并存的护肤品市场,增幅较大的仍然是各渠道“响当当”的品牌。
渠道拓展 市场延伸
丁家宜新开发了植物纯粹5个系列产品正式进军专卖店;隆力奇今年开始尝试直销模式;敏泉、相宜本草等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购物……今年各品牌对渠道的建设也更加用心,不少品牌在深耕原有渠道的同时开始尝试新渠道。
在深拓渠道的同时,一些品牌把眼光瞄向了海外。佰草集公司海外事业部的成立已不单纯是为了与丝芙兰合作,也希望开拓欧洲更多的海外市场,同时探索更多的海外运营模式。十长生执行总裁王国安表示,公司除了国内商场专柜和专卖店外,还在韩国设立专柜,把韩国市场作为一个实验室,同时也与国际企业拉近距离。
同时,海丝泉公司关于旗下敏泉品牌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品牌国际营销的品牌战略,表示了对于波兰的经济特区优惠体制的极大关注,对本次波兰代表企业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在敏泉民族品牌国际营销的远大道路上,不排除与具有同样雄厚实力的波兰化妆品企业展开各环节的国际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逐步实现跨国共赢。